粉红丝带月:关爱乳腺健康,重视乳腺癌防治!(内含筛查补助,限量)
每年的十月,是乳腺癌防治月,又称“粉红丝带月”,这是一场关爱乳房的运动,提示人们对乳腺癌进行“及早预防、及早发现、及早治疗”,呼吁人们重视胸前健康,关爱女性、呵护生命。
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,乳腺癌已经取代肺癌,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。2023年,女性乳腺癌依旧在女性患病率排行第一,成为全球最常见癌症,约占新发癌症病例的11.7%。其中,中国女性2023年乳腺癌新发例数为42万,为我国女性新发癌症病例数之首。
-全球每年有200万女性患乳腺疾病;
-全球每年有50万女性死于乳腺癌;
-每26秒就有一名女性被诊断出患乳腺癌;
-每1分钟就有一名女性死于乳腺癌;
-临床发现最年轻的乳腺病患者只有3岁...
在我们的印象里,已经有多位因乳腺癌离开我们的偶像:
·1984年电视剧《红楼梦》中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因乳腺癌去世(终年41岁)·偶像剧《蔷薇之恋》片尾曲《叶子》的创作者阿桑因乳腺癌去世(终年34岁)·歌手叶凡,演唱了多部影视剧的主题曲及片尾曲,2003年查出患乳腺癌,当时做了保乳手术,2007年乳腺癌复发去世(终年37岁)·出演《围城》并荣获金鹰奖得主李媛媛因乳腺癌去世(终年41岁)·曾经成为粉红丝带公益传播大使的姚贝娜女士因乳腺癌病逝(终年33岁)......
30-40岁的年纪,正是他们事业巅峰时期,人生最关键的时刻,本来有着大好的前途,却因为乳腺癌,离开了人世,让人唏嘘。
在《中国早期乳腺癌卵巢功能抑制临床应用专家共识》(2016年版)上,有这样一段话:“中国乳腺癌发病率年增幅速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,且年轻化趋势显著,约有60%的患者在诊断时仍为绝经前状态。”
目前,我们中国女性的发病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1、发病率高、增速上升
·乳腺癌是中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类型,每年新发病例约42万。
·近年来,中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增速上升,且年轻化趋势明显,增速超过全球平均水平,也高于欧美国家。
2、发病年龄渐趋年轻化
·中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年龄比西方国家平均早10至15年。
·35岁以下的年轻乳腺癌患者约占15%。
3、一半以上是致密性乳腺
·中国女性乳腺的一个独有的特点是脂肪少腺体多。据统计,我国女性近一半以上是致密乳腺,这也是我国对比欧美国家女性更容易发生乳腺癌的原因。
4、就诊期更晚
·中国女性的乳腺癌确诊时间较晚,早期患者比例远低于欧美国家。
·以北京为例,首诊为1期的患者比例只有32%,2期占52%,3期和4期分别为13%和2%。
5、生存期更低
·由于确诊晚等原因,中国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低于欧美国家。
·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50%。
乳腺癌不再是独属于“妈妈辈”、“奶奶辈”的疾病,身为家庭顶梁柱的中青年女性,在工作和家庭的双重重压下,也开始直面罹患乳腺癌的风险。
幸运的是,乳腺癌可防可治,早期筛查手段并不复杂、成本也不高,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建议每一位女性都尽早关注起来,如有必要,为自己安排一次合适的乳腺癌筛查。
截止目前,全球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已高达90%,远超其他癌种,中国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高达83.2%,在过去10年间提高了7.3%。高生存率的背后,离不开早诊早筛、和前沿医疗快速发展,建议女性:25岁以后可每半年查一次乳腺。
20岁~35岁的女性:做超声检查就可以了,一般不需要做钼靶检查或核磁;35岁~40岁的女性:也是建议首选做超声,超声如果发现异常,可加做钼靶检查;40岁~65岁的女性:建议超声检查,也可选超声+钼靶这对黄金组合。
粉红十月·乳此美丽
河南省乳腺筛查援助发放
为积极响应健康中国2030的号召,郑州甲乳中医院联合郑州慈善总会甲乳慈善救助基金将共同启动“粉红十月·乳此美丽”乳腺疾病筛查与诊治公益项目。本次活动旨在提高公众对乳腺疾病的认知,科普乳腺疾病的筛查和乳腺自检知识,倡导“早筛查、早预防、早治疗”的乳腺疾病防治理念,帮助提升乳腺疾病防治意识水平。
活动时间:10月10日-10月31日
活动地点:郑州甲乳专科医院(郑州市二七区航海中路71号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