乳痈——俗称“急性乳腺炎”。急性乳腺炎疼痛,与分娩阵痛、产后宫缩痛、开奶痛相比,的确是有过之而无不及,极大影响了孕产妇的生活。
1.病因病机及症状
乳痈(急性乳腺炎)是由热毒入侵乳房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疾病,相当于西医的急性乳腺炎。《妇人大全良方》: “夫妇人乳痈者,由乳肿结聚,皮薄以泽,是成痈也。 足阳明之经脉则血涩不通,其血又归之,气积不散, 故结聚成痈。”
其病因有肝气郁结,胃热壅滞;或因乳汁积滞或乳儿吸乳时损伤乳头;或因产后气血虚, 感受外邪,以致湿热蕴结,气滞凝结而成。主要临床表现为乳房局部结块,红肿热痛,或伴有发热寒战, 腋窝淋巴结肿大等症为特征。乳房检査:一般单侧多发,发现有肿块时,应注意肿块的位置、形状、数目、大小、质地、边界、活动度及有无压痛,有无淋巴结肿大等。
2.治疗方法
本病患者因肝气郁结,胃热壅盛,行乳不畅,气滞血瘀,热毒内蕴而成痈,故治疗重在疏肝清胃。所谓“急则治其标,缓则治其本”,应祛邪通乳为先, 邪去则正自安。
消痈散结汤基本方药如下:蒲公英30 〜45g,通草、柴胡、橘络各6g,郁金、甘松、川朴、 鹿角霜、银花、橘核各10g,路路通15g,丝瓜络12 〜15g,皂角刺、浙贝各10~15g,忍冬藤18〜30g,生甘草3g。气虚者,酌加生黄芪、党参;血虚者,酌 加当归;肝郁气滞者,酌加柴胡、郁金、片姜黄;口臭便干者,酌加生石膏、知母、生首乌、火麻仁;口中黏腻纳呆者,酌加生米仁、炒苍术、焦六神曲、藿香、佩兰;皮肤焮红,酌加生地、赤芍、玄参、知母、山栀;有肿块者,加海蛤壳、王不留行子、青皮,同时加重浙贝用量。
3.治疗效果及总结
乳痈以初产妇多见,好发于产后3〜4周,应医师认为此病初期,治疗当以消为贵。所用消痈散结汤方中蒲公英为君药,清热解毒,消肿散结;辅以柴胡、 郁金、甘松、川朴疏肝行气,解郁醒脾;产后妇人虚实夹杂,乳汁蓄积,不通则痛,故用通草、路路通、 丝瓜络通气下乳,皂角刺、橘核、浙贝解毒消肿,软坚散结;鹿角霜一味,与蒲公英相配可加强清热解毒 之效,亦可补益精血,益产后虚弱之体;银花、忍冬藤助君药清热解毒;生甘草解毒,调和诸药。合之,共奏疏肝理气、清热解毒、通乳散结之功。